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的寄语,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推动专业教育与红色教育、产业实践深度融合。6月30日—7月1日,电气工程学院组织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盐城市大丰区,以“红帆领航 绿电赋能”为主题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先后走进金风科技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基地、大丰知青纪念馆,通过实地探访、技术交流与红色研学,探索“党建+专业+实践”的育人新范式,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锤炼专业本领。
实践团成员第一站来到盐城大丰知青纪念馆,这座由原大丰县上海农场知青点旧址改造的纪念馆,用千余件展品、场景复原和多媒体展陈,生动还原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5万余名上海知青在大丰垦荒种粮、建设家园的壮阔历程。在大丰知青纪念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充满年代感的实物、一段段感人至深的知青故事,实践团成员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段热血沸腾的岁月。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镌刻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生动展现着当年知识青年响应国家号召,奔赴农村、扎根基层,用青春和汗水谱写的壮丽篇章。大家认真聆听讲解,仔细观看展览,深刻体会到知青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他们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在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深受触动,纷纷表示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传承和发扬知青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担当作为、勇挑重担。
金风科技大丰基地是集研发、制造、培训于一体的海上风电“智慧中枢”。在大丰风电厂,实践团成员实地参观风力发电基地,进入到塔筒内部了解风力发电原理,了解风力发电机组的制造、测试和维护流程,对海上风电行业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认识;在研发实验中心,一个个实验、研发场景、一台台风电机组模型,从图纸到“国之重器”激发着实践团成员的学习热情;在全国首家海上风电培训中心,实践团成员参观模拟海上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场景,感受海上作业的高风险性;在总装车间,智能化生产线的“钢铁洪流”成为最生动的课堂。同学们深入生产车间,实地参观了风力发电机的生产流程,从塔筒焊接到机舱装配,从叶轮吊装到整机测试,了解到从零部件加工到整机装配的每一个环节,全流程自动化作业让实践团成员直观感受到“中国智造”的效率与精度。
在与企业劳模工匠面对面环节,企业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风电技术的发展趋势、应用前景以及在实现“双碳”目标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与技术人员的交流互动,同学们不仅对风力发电这一绿色能源产业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认识,还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对推动能源转型的关键作用,进一步激发了他们投身电力行业、为绿色发展贡献力量的热情,为未来职业规划提供指导和启发。
从知青故里的“青春印记”到海上风电的“国之重器”,电气工程学院实践团成员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此次“红帆领航 绿电赋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电气工程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实践育人的重要举措。未来,电气工程学院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锤炼本领,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参观知青纪念馆场景
参观大丰风电厂场景
参观金风科技大丰基地场景
供稿:电气工程学院图/康荣文/康荣编辑/李柳校对/审核/朱旭平、吴佳男